吼完,就以一种凌厉的笔法给刘伯温回了一封信
吼完,就以一种凌厉的笔法给刘伯温回了一封信。
孙炎在信中纵横捭阖,犀利地论述天下大势,然后又评价了各路英雄豪杰,最后把朱元璋从英雄豪杰中单独揪了出来重点论述。在孙炎的笔下,朱元璋成了集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宠爱于一身的救世主。最后他谈到了那柄宝剑。他说:“这柄宝剑太过于珍贵,它是权力的象征,其最好的归宿就是‘当献之天子,斩不顺命者’。所以,我是没有资格要的,原物奉还。”
刘伯温看了信之后,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。孙炎只字未提要他出山的事,但那句“斩不顺命者”让他惊得流下冷汗。这句话看上去是在说宝剑的用途,其实说的是你刘伯温就是那个不顺应天命的人。
实际上,孙炎第一次请刘伯温后,刘伯温也的确认真考虑了很久,他无法解开自己的心灵枷锁。但他知道,自己正在试图去解,不然,他就不会知道自己解不开。孙炎的第二封信送来时,那句“斩不顺命者”把他吓出几行冷汗的同时,也让他冷静起来。
这种冷静是他多年来遇到艰难困苦时,所学到的一种解决问题的能力。孙炎的那句话,其实并没有威胁他的意思,而只是想告诉他,天下大势所趋,如果你静止不动,会被冲走;如果你逆流而上,会死无全尸;你只有顺应天下大势,才能在成就别人的同时,也成就了自己。
刘伯温看了孙炎纵横泛滥的文字,惊叹道:“我一向以为我比孙炎强,现在看他的纵论,我都不敢望其项背。”(基自以为胜公,观公论议如此,何敢望哉!)
其实,这是场面话。刘伯温的性格刚毅固执,如果他想不通一件事,或是排斥一件事,九头牛都拉不动他,区区一个瘸子孙炎如何能说动他?
他的隐居家乡,不是那种万念俱灰的不问世事,而是一种蓄势待发。这个时候的他只是因为孙炎的信让他悟透了“势”之所趋,所以,才有了出山的心思。
孙炎写了那封信后的第二天,就跑到了青田刘伯温家,二人多年未见,自然要吃饭喝酒。二人相处得还算愉快。孙炎在饭桌上什么都没说,临走前,他对刘伯温说:“过去的已逝,将来的还未到,希望兄弟你能把握住现在。”
刘伯温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,说:“我会考虑的。”
孙炎回到处州后,就给朱元璋写信报告说,刘伯温出山的概率非常高,此时正是他情绪波动时,应该趁热打铁。朱元璋就问宋濂下一步的计划。宋濂说,我给他写信,不但我写,我还让所有我们能命令到的刘伯温的朋友给他写。
那段时间,刘伯温什么都做不了,因为一封封的信如雪片般飞来,所有的信都千篇一律地吹捧朱元璋如何伟大,然后劝他出山,发光发热,为黎民百姓造福。
刘伯温的老娘也站出来推波助澜,富老太太语重心长地对他说:“如今天下大乱,群雄四起,元王朝没有几天活头了。我从那些信中看得出,朱元璋这人即使没有他们说的那么伟大,也至少是群雄中出类拔萃的一个。如果你能帮他完成大业,一统天下,不是件光宗耀祖的事吗?而且,人家已经三次请你了,如果你再端着架子,这分明是敬酒不吃吃罚酒啊!”
刘伯温放下了撰写《郁离子》的笔,叹了一口气道:“也许这就是天命让我如此,我的祖国抛弃了我,祖国的敌人却如此重视我。好吧,我出山!”
几年前,他曾要石抹宜孙做齐桓公,但人家拒绝了他。现在,他希望朱元璋是齐桓公,能扫灭那些叛乱者,至于扫灭那些叛乱者以后的事,他不想考虑。这是他出山的一个心理基础,没有这个基础,刘伯温的出山就显得极为荒唐了。
几天后,迎接他的宋濂来到青田,刘伯温那两位同事叶琛和章溢也笑容满面地来了。刘伯温的脸上冷冰冰的,和元王朝的艰难决裂其实在一年前就已经发生,但这一次的决裂,却是最冷酷最无情的,犹如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反目成仇。
当他走出青田时,回首望去,那里的宁静犹如梦中幻影,再也不能和他半个时辰前生活过的地方联系起来。刘伯温没有带走那支部队,而是把它交给了刘陛,并且嘱咐刘陛:“好好保卫家乡,不要担心我,也不要让我担心你们。”
他走出了青田山,向朱元璋的老巢应天走去。他的步伐并不大,也并不快,但在他的同伴看来,很有大步流星、天马行空的感觉。
关于刘伯温出山的故事,还有一点值得补充的地方。据说,刘伯温还未打算出山时,某日去郊外散步。当时有很多人在收拾庄稼,本来晴空万里,可突然乌云闭合,这是大雨将至的预兆。众农夫慌忙失措,只有一位小孩神态平静。刘伯温很奇怪,就上前询问他为什么不慌忙,至少也应该找地方躲雨啊。但小孩告诉他,下雨是肯定的,但雨不会在此处。
刘伯温很奇怪,掐指刚准备卜算,大雨便从天而降。正如那小孩说的一样,小孩周围并没有一滴雨。刘伯温认为遇到了小神仙,急忙向他请教。小孩就领着刘伯温见了他的师父吕六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