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6)汙(wū)下沮泽:指低洼潮湿、水草很多的沼泽地。汙,通“洿”,积水。下,低下。沮泽,水草丛聚之地。
(17)渐洳(jiānrù):指低湿之地。
(18)患地:导致灾难的地形。
(19)坑阜:指大坑。阜,大。
(20)陷地:指陷进去就难以出来的地形。
(21)明将之所以远避,暗将之所以陷败也:意谓明智的将领懂得这些,这是他们能够远避灾祸的原因所在;昏庸的将领不懂得这些,这是他们失败的原因所在。施子美曰:“料敌制胜,计险厄远近,上将之道也。骑有十胜九败,其所以去败而从胜者,则在夫将之能矣。古之用骑以胜者,在汉则韩信、灌婴、霍去病、卫青、李广之徒,在唐则李靖、尉迟敬德、李光弼、薛仁贵之徒,皆骑将也。使数君子不知夫骑之胜负之地,则亦何以能成功耶?……骑有可用,宜无不胜。如不可用,得无避乎?……若夫九败之地,则敌之所不利之地,故明将必远避之,而暗将不能避,所以败也。”刘寅曰:“车骑之败,皆以地言者,谓吾自陷于地形之未便而致败,非人败之也。吾能审而避之,则岂能败之哉?车骑之胜,皆以敌言者,谓敌有可乘之形,即驰而胜之也。敌若无可乘之形,则岂能胜之哉?故败者,自败也,非人败之;胜者,非自胜也,因人之形而取胜也。孙子曰‘兵因敌而制胜’,其此之谓欤!”朱墉引《大全》曰:“将以明称,自能审时察势,因机措宜,必不蹈履于九败之地,而致有倾蹄覆辙之虞也。远避,犹言早避也。”又引《开宗》曰:“此列骑战之十胜九败,以为明将趋避之用。”朱墉《全旨》曰:“此章见骑有便利之地,在明将之能趋;骑有困陷之地,在明将之能避。若暗于地形而冒昧以往,此成禽耳。利于敌人散乱,吾驰骤冲突,而使之不及防。害于深入沮泽,吾逾险绝粮而苦其不能救。”
武王问太公道:“骑兵作战的情况是怎样的呢?”
太公答道:“骑兵作战有十种取胜的情况和九种失败的情况。”
武王问道:“十种取胜的情况是怎样的呢?”